观点

“‘文化自觉’是一种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 ——专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

蔡如鹏  2018-10-16 12:32:16

中国人没有“文化自觉”,所以才不自信

 

“‘文化自觉’是一种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

——专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蔡如鹏

本文首发于总第872期《中国新闻周刊》

 

作为国内较早注意到“文化自觉”这一现象的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迄今已对其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跟踪研究。

 

在她看来,“文化自觉”乃是新世纪之交的中国处境所决定的一次独特的思想实践,它有着不同于近现代历史以来的现实诉求、问题意识与知识建构。

 

“如果可以用‘反传统’来描述近现代以来中国思想界的主流的话,那么新世纪的变化或许可以概括为对‘传统’的重新体认与激活。”她说,这一基本文化态度的改变,使得“文化自觉”正成为一种新的知识范式。

 

贺桂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与之前相比,近些年谈论“文化自觉”的学者越来越多,包括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次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组织的以“文化自觉”为主题的研习营,能吸引到这么多青年学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研习营讲座间隙,贺桂梅教授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文化自觉’的重心不在‘文化’,也不在‘自觉’,而在对于‘中国’这个主体的认识方式与认同方式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从事文学研究的,怎么会关注到“文化自觉”这个现象?

 

贺桂梅:我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同时也做当代中国思想史研究。之前,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上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各种文化思潮,比如寻根思潮、人道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纯文学思潮等。在研究的时候,我发现这些思潮背后,都有一个怎么理解中国和中国主体性的问题。

 

同时,我还注意到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有一批学者,像甘阳,当时是强烈主张反传统的,但进入新世纪后,他们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同一批人为什么前后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跟踪他们的研究,读他们不同时期的书。

 

大约在2004年,甘阳、黄平、王铭铭、陈来、汪晖、朱苏力等人一起创办了“中国文化论坛”,影响非常大。我发现,他们在论坛中反复在谈一个问题,就是“文化自觉”。其实,这个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不过,费孝通当年提出这一说法,还仅仅是一个学术概念。但等到新世纪甘阳他们重提“文化自觉”时,已经把它变成了一个普遍的问题意识。

 

这个问题意识就是要追问,我们今天的中国已经和上世纪80年代那个反传统、追求现代化的中国很不一样了——今天的中国经济崛起了,同时进到了全球化格局之中,但这个全球化又是一个由西方主导的格局——那么,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情境里面,我们该怎么重新理解中国?

 

所以,我常常说“文化自觉”的重心其实不在“文化”,也不在“自觉”,而在对于“中国”这个主体的认识方式与认同方式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中国新闻周刊:那个时候,社会上好像也出现了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热。

 

贺桂梅:是的。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不只是中国的知识界,包括普通的民众,对怎么理解中国也开始出现了变化。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人们普遍对传统文化抱持一种关注、审视乃至“回归”的热情。这在官方引导、经济消费、社会认同与日常生活组织等不同层面都显现出来。

 

“唐装热”“恢复传统节日”、重修族谱和祠堂热,以及以重讲中国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百家讲坛”,都是那个时期社会的主要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背后传递的则是普通民众在文化认同上心态的改变。

 

之前,我们老觉得我们还没有现代化,认为中国落后与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只有抛弃它,我们才能尽快实现现代化。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崛起和中国在全球格局中位置的变化,民众的心态也渐渐发生了改变,开始认同中国原来的传统,特别是一些古典的东西。再加上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某种程度上,共同促成了一种民族性心态在新世纪之交的转变。

 

我觉得,这种普通民众心态上的转变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它尽管发生在日常生活层面,但反映的却是中国人精神上的一种诉求,就是中国社会在完成或基本完成现代化后,人们在精神归属上,产生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依恋和认同。

 

可以说,这是中国自五四运动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这一百多年发生的一个最大的转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转型意味着我们开始要更完整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重新认识“中国”。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觉”已不再是一个学术圈的话题,而是成了一个全社会的普遍问题。

 

“这十多年来,它从一个概念慢慢扩散成一种越来越为大家所认可、理解,并想要去实践的理论思路”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现在中国知识界哪些研究属于“文化自觉”?在这方面,有什么代表性的研究吗? 

 

贺桂梅:首先需要强调的是,除了参与“中国文化论坛”的那些学者之外,还有许多研究者虽然没有采取“文化自觉”这个说法,但也把“对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从中国的历史视野看世界”作为基本诉求。所以,我在研究中将“文化自觉”及其相关表述,看作是一个有着相近文化诉求的表述群。

 

这些学者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快就以他们这种思想介入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比如说甘阳,他把通过“文化自觉”建立起来的“通三统”理论,与大学的通识教育相结合,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课程方案,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再比如,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温铁军、贺雪峰、黄平等,他们都是做社会实践工作的,有很丰富的农村经验,也很了解中国农民。他们发现,只用现代化这套理论来谈中国的农村问题,问题很大,农民根本就不听这一套。所以,他们现在做的很多研究和实践,都与“文化自觉”联系很密切。比如他们曾专门组织过一期讨论,主题就是“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此外,这些学者还介入到中国政府“三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当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人类学学者王铭铭,从人类学与民族学这两个特定的学科视角,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整体研究的新思路。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在疆域、民族与人口上延续了帝制时期王朝国家格局的国家,作为一个多民族的、与中华帝国历史保持着紧密联系的国家,其合法性问题一直受到民族国家理论与现代民族主义知识的质询。王铭铭的研究为如何叙述中国这个主权国家内部疆域与族群的完整性和合法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这方面,汪晖、赵汀阳、强世功、韩毓海等学者也做了很多研究。

 

比如汪晖,他在深入西藏、新疆等实地考察后,写了一系列的文章,从理论层面回应这些问题。他在研究后认为,中国是一个“跨体系社会”,也就是说中国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汉族体系,也有像西藏那样的少数民族体系。他其实是在强调中国社会内部族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整合性的中国新叙述的可能。

 

此外,与“文化自觉”相关的研究还有不少。不过,我认为它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直面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比如前面提到的“三农”问题、民族问题、边疆问题等,尝试探询一种新的阐释和实践方案。我认为,作为一种理论实践,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是很有解释力的。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在知识界“文化自觉”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贺桂梅:那倒也不是,它还是一种比较前沿的研究,属于一种新的知识范式。不过,这十多年来,它从一个概念慢慢扩散成一种越来越为大家所认可、理解,并想要去实践的理论思路,变化还是非常大的。这方面我自己感觉就很明显。

 

本世纪初,我开始关注这个话题的时候,它还仅仅局限于知识界的一个小圈子内。2011年,我把自己对“文化自觉”的研究,写成一篇学术论文。不过,发表后几乎没有什么反馈。2013年,我又发表了一篇相关的文章,仍然没什么人回应。

 

但最近这几年,这个问题突然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话题,包括一些年轻学生,也开始对此表现出兴趣。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西方那套知识范式。总之,我觉得今天这个话题正在成为知识界的一个新思潮。

 

“‘文化自觉’是一种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它不是简单的一种心态,也不是一种经济诉求”

 

中国新闻周刊:前面你提到了传统文化热。你认为,它与知识界的“文化自觉”是一种因果关系吗?

 

贺桂梅:我觉得,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只能说是互相呼应。应该说,它们都是对“中国经济崛起”这一现象的回应。

 

传统文化热,是因为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民众心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它的现实处境是说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变了,就有一种超越纯粹“现代化”的诉求而理解中国传统的可能性。但“文化自觉”和这种日常生活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理论,一种具有很强的批判性的理论,而普通民众是没有批判意识的,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衷,很大层面上是一种情感和精神上的需求。

 

两者共同的联系,就是都对中国传统的东西表现出兴趣和热情,特别是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重新的认知。只不过“文化自觉”有一套理论,它重视传统,但并不是要坚守传统。这和很多民众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两者的差别在于“文化自觉”是一种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它不是简单的一种心态,也不是一种经济诉求。

 

中国新闻周刊:这几年,官方一直在倡导“文化自信”。你觉得,该如何看待“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二者间的联系和区别?

 

贺桂梅:这其实也是我在想的一个问题。随着新的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政府而言,要重新塑造自身的国家形象,就必然要求文化建构的加入。近些年,中国政府在建构“国家形象”“软实力”方法做了很多的制度性实践,比如对“国学”的扶植、对儒学与孔子的重新塑造、借助传统文化提出诸如“和谐社会”等的政治构想等。

 

“文化自信”作为中共十八大以后提出的一个政治口号,可以说把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理解,“文化自信”是要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要对自身的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同时抱有坚定的信心。这和“文化自觉”所提倡的中国主体性意识是一致的。

 

但“文化自觉”是一种学术理路,或者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原则。它不是简单地说你要自信,而是说你要明白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你要去了解你的历史和可能的未来走向。这其实是一个更适合由学术来展开的领域,因为要把历史解释清楚,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文化自觉”有时候也未必就一定会倒向自信。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其实我们恰恰是因为没有“文化自觉”,所以才不自信。


责任编辑: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