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国进民退引担忧,高层集中“喊话”有深意

闵杰  2018-10-26 10:25:43

在目前预期相对混乱、思想出现误解和偏差的时候 给出一个明确的官方说法 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

/

  10月18日,A 股击穿2500点,市场信心几乎触底。

 

  次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同一天就近期市场波动接受媒体采访,对外释放政策意图。

 

  这样的操作方式极为罕见。

 

  一方面,历来权威人士对股市的言论会选择收盘之后,避免直接影响市场走势。而这一次,四位权威人士在股市盘中对市场喊话。

 

  另一方面,19日同一天,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了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虽然三季度GDP增速出现下滑,但消费和出口保持了稳健增长,总体而言经济运行依然较为平稳,基本面并没有出现较大波动。

 

  显然,股市并没有成为当前经济的“晴雨表”。

 

  “目前整个市场预期比较悲观,对前景看不清楚的时候,一些关键部门的领导出面引导预期,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刘元春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除此之外,在目前预期相对混乱、思想出现误解和偏差的时候,领导的表态,给出一个明确的官方说法,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

 

  提振信心

 

  2018年1月29日,沪综指站上了3587.03点,创两年内新高。

 

  不过,此后A股调头向下,开启了长达170多个交易日的下跌周期。尤其是进入10月后,沪指呈现加速下跌趋势。

 

  受10月10日美股暴跌冲击,短短9个交易日内跌去接近12%。10月18日,沪指以2486.42收盘,跌破2500点整数关口,创4年多以来新低。

 

  对数据进一步细化和组合,会发现情况更糟糕。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统计,1月29日沪深两市A股总市值为59.26万亿元,10月18日总市值为42.37万亿元,不到9个月时间蒸发16.89万亿元。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从3587.03点高点至2485.62点低点,3553家上市公司有3342家录得下跌,占比94%。其中跌幅在80%以上的有17只,跌幅在50%~80%的有722只,跌幅在30%~50%的多达1780只。

 

  相比今年1月底的高点,百元股数量从18只锐减至4只;而5元以下个股数量从253只增至1130只,占比高达三成。

 

  悲观情绪在资本市场蔓延,不少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在绝大多数投资者中已经形成了一致的看空预期。

 

  “股市的持续下滑,牵动大家的神经,也容易使一些系统性风险的苗头再度产生。在这个时间点,对市场看空的预期,及时进行扭转是非常有必要的。”刘元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健康可控的范畴,不能简单通过短期的经济增量、股市波动来判断中国经济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几位主要领导的谈话中,对近期股市表现进行释疑解惑,是谈话意图的第一个层面。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观点最为直白:“近日我国金融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较大幅度异常波动,与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严重脱节,与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状况不相符合。”

 

  央行行长易刚也有类似表述:“总体看,当前股市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与我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形成反差。”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则为股市信心不足找出了三个主要原因:第一是外部因素。主要国家央行加息后,全球股市都开始波动,有所下滑,中美贸易摩擦的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二是中国经济结构正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三是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未来经济环境的种种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者行为。

 

  尽管如此,刘鹤仍然对全球投资者给出了“定心丸”:“从全球资产配置来看,中国正在成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泡沫已经大大缩小,上市公司质量正在改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刘鹤话音刚落,三大股指午后快速拉升。截至19日收盘,沪指与深成指上涨逾2%,创业板指大涨3.7%,两市合计成交超2800亿元。

 

  在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曹凤岐教授看来,提振信心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

 

  “股市下跌,最主要是由于国内外的情况,导致大家信心不足,目前提振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曹凤歧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宏观上看,宏观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

 

  另一方面,从当前股市的市盈率看,当前市盈率已经很低,跌无可跌,“在这种情况下,对经济前景看好,就会对股市前景看好,信心就会来了,这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股市排雷

 

  提振信心之外,几位权威人士的讲话中,最大篇幅的内容在于,针对化解股市风险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方案。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频发。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A股3554只个股中,有3533只股票存在股票质押的情况,而没有质押的股票仅有21只,几乎可说是“无股不押”。

 

  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累计质押股票数量占持股比例超过90%的,有485只股票,其中117只个股的控股股东累计质押所持股份数量占持股比例达到100%。  

 

  上市公司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再加上股市持续下跌,质押股份爆仓时有发生。

 

  有的公司跌破平仓线被强平,如华业资本、全新好、银禧科技、飞马国际、保龄宝、邦讯技术等公司已被动平仓;有的公司如印记传媒、未名医药、银河生物等由于股份被执行司法冻结及司法轮候冻结,无法被强制平仓。

 

  其中,一些高质押比例的上市公司是质押“雷区”。华创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股权质押现状与风险测算》中提到:今年二季度以来,高质押比例(50%以上)的上市公司数量保持在150家左右,对应质押规模8300亿元。

 

  这份研究报告特别提示:“高质押比例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将所持股份全部进行质押后无预留追加的空间,因此一旦无充裕流动性,股价下跌引起的风险将被再次放大。”

 

  针对这一困境,监管层给出了政策导向:稳妥处置。

 

  郭树清表示,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地做好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在质押品触及止损线时,质权人应当综合评估出质人实际风险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采取恰当方式稳妥处理。

 

  刘士余表示,鼓励地方政府管理的各类基金、合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券商资管产品分别或联合组织新的基金,帮助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陷入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纾解股票质押困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除了短期疏解困境,几位掌门人的方案中,还将为A股带来大量长期资金。

 

  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

 

  郭树清表示,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

 

  刘士余则表示,鼓励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参与非公开发行、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购买已上市公司股票,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目前对于上市公司的支持,特别是对大股东股权质押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出台的这些举措都是切中要害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引导预期、阐明未来改革的方向后,具体的改革举措能不能到位,真正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能不能使市场主体的信心坚定,能不能够看到偏紧的资金链有相对良性循环的态势。”刘元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反弹,下一步要想从根本上扭转,需要一步步落实这些举措,并且在落实中要克服过去三年中所出现的协调和监管方面的问题。

 

  直面“国进民退”

 

  在几位受访专家看来,高层领导对外释放的表态中,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直接回应了社会上关于“国进民退”的疑虑和争议。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用了一组数字说明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0月20日给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中,再次对外传递了清晰的信号:“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质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此前,一篇声称“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的文章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作者是自称“资深金融人士”的吴小平。在吴小平的文章中,他认为私营经济的任务是“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初步完成。该文一出,舆论哗然。

 

  而在资本市场中,一些地方国资驰援有平仓风险的民企,也引发了“国进民退”的担忧。

 

  依据上市公司公告整理,不完全统计显示,2018年以来,山东、北京、深圳、河南等17个省市的当地国资已出手“拿下”共29家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这些上市公司引进国资作为控股股东或重要战略股东。

 

  以深圳为例,深圳市国资委成为接盘主力,出现在4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单之列。深圳也是此前最早爆出对上市公司施行驰援方案的区域。根据《上海证券报》的报道,深圳近期成立专项小组,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以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

 

  北京市海淀区也反应迅速。海淀区属国资和东兴证券发起设立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20亿元已完成募资,通过受让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10%的股权,帮助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等。

 

  还有媒体报道,在北京市海淀区发起设立规模达百亿纾困基金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府有意再配1-2倍资金给予支持。北京市金融办和北京证监局近期将组织展开交流协调会,北京其他辖区有望复制海淀模式。

 

  这些举动引发了一些不同的解读声音,此前有媒体将之称为:国资“抄底”民资上市公司,形成“国进民退”现象。

 

  针对种种曲解和疑惑,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明确进行了“辟谣”:“一些前期通过高负债扩张较快的民企,由于偏离主业,在流动性上遇到困难,国有银行或者国有企业进行帮助甚至重组,是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恰恰体现国企和民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我认为是好事,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好了,国有资本可以退出。”

 

  “他的谈话里,很鲜明触及这个问题,不回避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说得很直率。”刘元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原来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受到一些约束,对一些极左思想不敢做明确的表达,这次的表达已经很明确了,“除了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同时更加明确讲了要把民营企业做好。”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撰文认为,四位领导的讲话都围绕两个核心主题,一是化解股市风险,二是发展民营经济。之所以是这两个主题,一则是与市场表现有关,二来,这两个问题都是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所负责的。

 

  股市风险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职责范围,目前刘鹤为主任,易纲为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郭树清、刘士余都是成员。而民营企业发展领域,国务院先后调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两个小组都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担任组长。

 

  此外,刘鹤还对国企和民企的关系做了新的阐释: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在基础产业和重型制造业等领域发挥作用,民营企业越来越 多地提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最终消费品,两者是高度互补、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走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从传统固化的观念,转向用全新的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

 

  在刘元春看来,中国经济决策的上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理解非常透彻,也打消了一些极左思想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扰乱作用,是一种很务实的态度。

 

  “刘鹤副总理此前在出席国企改革座谈会上,也提出多种举措,提出了一些很基础性、引领性的改革,都触及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刘元春坦言,如果国有企业没有活力,没有起到全面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很多改革都会流于形式,这是一个试金石。

 

  刘元春认为,当前出台短期政策来防止过度的变化有其必要性,但这是不够的。从长远来看,还亟须触及到市场主体期望的基础性的、引领性的改革。

责任编辑: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