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十九大的使命着眼于第二个“百年” 专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徐方清  2017-10-20 09:33:57

中国的焦点已经是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把国家提升成为一个高收入经济体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不仅受到中国国内民众的高度关注,也是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议题。对此,常年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奔忙穿梭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感受更为深刻。近期,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席活动时,十九大都是他谈得最多也是最受听众关注的内容。


在十九大召开前夕,郑永年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他指出,要探讨十九大的使命,可以将其置于十八大以来中共一直强调的 “两个百年”的构架中去理解,“这是一个关乎当代中国从哪里来、到了哪里、又到哪里去的问题”。



将改革进行到底


中国新闻周刊:与过去相比,当前中共所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历史任务有什么变化?


郑永年:在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未来。十八大以来,中共一直在讨论“两个百年”,即中共成立10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从现在算起,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中共就要迎来第一个“百年”。第一个“百年”的目标已经很明确,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多数人认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尽管并非易事,但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十九大所着眼的更多是第二个“百年”。


我的看法是,十九大以后,中共会逐渐把重点从第一个百年转移到第二个百年。其实,到2049年也就剩30来年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百年差不多正好由三个30年组成:改革开放以前毛泽东或者毛泽东思想的30年;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30年;从十八大开始到2049年的30来年。


不管人们对未来抱有怎样的理想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00年怎么也脱离不了这三个时代。更为重要的是,能掌握的便是眼下这个时代了。


以十八大为标志,中国进入了第三个时代。十八大以来,执政党推动了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涉及党、政、军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大力推进改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就改革的目标而言,第三个时代的标志便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经济社会改革的方案,其目标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四中全会的改革主题则是建设法治国家。一般认为,这个改革方案所强调的法治国家建设这一核心,便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关键。


那么,就今天而言,三中、四中全会的改革方案实现得怎样了?今天已经走到了哪一步?未来又怎样走下去?这些都是十九大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实现第二个百年的目标,将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郑永年: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呈现下行的态势,但仍然维持在6.5%到7%的年增长率之间。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中国每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依然是所有经济体中最多的。到今天,没有人对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存多少怀疑。但此阶段后,中共要面对的任务并不轻松。


从这些年的政策讨论来看,中国的焦点已经是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把国家提升成为一个高收入经济体,或者说建设成富裕社会。在东亚,早先的日本和后来的亚洲“四小龙”等经济体都成功规避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经济体。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一些具体的经济指标,比如人均GDP从现在的约9000美元提升到1.2万美元。但建设富裕社会,即便是要到达今天中国台湾地区的水平,即人均GDP2.3万美元的水平,以中国的人口规模,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并不轻松。


在社会发展方面,这些年中国也受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产生很大的收入差异和社会分化。中共出台了诸多有效的政策来实现和保障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公平,其中最引入瞩目的要算全国性的“精准扶贫”政策了。根据这个政策,中国要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每年在农村减贫1000万人口。放眼世界,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面临贫困或者再贫困化的现象,但没有一个执政党能够像中共这样具有如此强大的能力来这样做。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因为面临人口的贫困化,社会抗议运动日益增多,但政府束手无策,使得社会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


不过,“精准扶贫”并不能替代整体社会制度的建设。即使和中等收入经济体相比,中国社会制度建设的水平仍然较低,表现在社会建设投入不足、城乡分化、统筹级别低下、地区差异巨大等等方面。如果有效的社会制度得不到确立,国家整体现代化包括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都会受到影响。

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制度,所面临的问题都是深化改革这个关键问题。


继续通过“三位一体”的

大外交战略实现崛起


中国新闻周刊:同样放在“两个百年”的架构中观察,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什么变化?未来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会呈现什么趋势?


郑永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经过不懈努力,现在中国有了足够的能力来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为自己创造有利于内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机遇。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经验基础上,这些年来中国已经探索出自己的一条“大外交”或者“全方位外交”道路,不管是针对大国的、中等国家的还是小国的。我曾把中国的大外交战略概括成为“两条腿、一个圈”,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战略。


第一条“腿”即新型大国关系,不仅针对美国,而且也针对俄罗斯和印度等大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即守成大国和新发展大国之间发生争霸战争。


第二条“腿”即是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但沿边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有些是贫困国家。中国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走出去”的目标,服务于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尽到大国的责任,为这些国家提供区域的和国家“公共物品”(public-goods)。用中国自己的话说,就是欢迎发展中国家搭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有很多国家加入。即使是从前持怀疑甚至是反对态度的美国和日本也在改变它们的态度,派代表参加了今年5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个圈”即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国在早些年提出的“睦邻”“安邻”和“富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些年,尽管中国和一些邻国就南海问题一度面临紧张的关系,但中国从来没有动用过西方惯用的“经济制裁”手段。这也是这些国家能够快速改善和中国关系的基础。


在国际层面,今天的西方因为内部经济困难大搞民粹主义,导致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使得现存国际经济体系岌岌可危。但全球化势不可挡,中国领导层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内部的民粹主义还是外部的经济民族主义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中国领导人利用各种国际场合,无论是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还是2017年初的达沃斯论坛,或者5月份北京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释放出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强大信号。今天中国是少数几个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也在努力探索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大外交”也包括追求经济和战略两方面的均衡发展。从历史经验看,任何世界大国的发展都包括经济和战略两个方面。无论是曾经的大英帝国还是美国,它们的崛起是在这两方面同时崛起的。中国既要实现经济崛起,也要实现战略崛起。在战略崛起方面,中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东海、南海和与印度的关系中。在东海的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日本的挑衅并没有退让。在南海,中国已经改变了从前被动回应的局面,转为主动掌控局面。在与印度的边界问题上,中国在耐心和克制的前提下,也通过各种方式对印度施加压力,和平结束对峙。


我自己的判断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会通过这个“三位一体”的战略实现自己的崛起。尽管一些西方人认为中国已经放弃了邓小平时代的“韬光养晦”的国际战略,但实际上世界上从来没有像今天中国这样“韬光养晦”的大国。从前的大国,在其快速崛起的过程中,大都发展出来了如何扩张甚至如何称霸世界的战略,但今天的中国努力探索的则是如何和平发展,如何为世界和平作贡献。